一战结束后,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“巴黎和会”,北洋政府和南方政府即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,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★,提出了取消各国列强在中国的权益,取消袁世凯与日本私密签订的“二十一条”等不平等的条约。并且要求
这样★,《新青年》和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的主要阵地★。后来胡适回国,担任北京大学教授★,提倡白话文★、白话诗★,引起了不小的反响★。
在陈独秀★、李大钊等人的领导下,提倡科学,反对迷信,提倡民主,反对独裁,提倡白话文★,反对文言文的新文化运动,宣传了西方的进步文化。以后★,又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★,反映了新型的革命阶级的要求,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AG旗舰厅app下载★。
在1918年5月★,鲁迅在《新青年》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《狂人日记》对旧礼教旧道德进行了无情的鞭挞,指出隐藏在封建仁义道德后面的全是“吃人★”二字。又在文坛史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★。
陈独秀被捕后,社会各界纷纷来声讨政府★,抗议政府的暴行,最后陈独秀在被关押三个月后被释放。
巴黎和会在帝国列强的操控下★,拒绝了中国所提出的要求,并且还要把德国在山东半岛的权益全部移交给日本,而当时的北洋政府竟然准备在★“巴黎和约”上签下耻辱的一笔★。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★。最终激起青年学生的★“五四运动”★。
1919年5月1日,北京大学的学生获悉巴黎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。当天★,学生代表就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紧急会议★,决定1919年5月3日在北科大礼堂举行全体学生临时大会。
上海日商的内外棉第三、第四、第五纱厂、日华纱厂、上海纱厂和商务印书馆的工人全体罢工,参加罢工的有两万人以上。6日★,7日★,也有许多工人相继罢工,总人数有7万之多。
此消息一出引起国内一片哗然,北京学生群情激奋,社会各界非常愤怒,最终在1919年5月4日爆发了★。
1919年6月11日★,陈独秀,李大钊★,高一涵等人在北京前门外闹市区散发《北京市民宣言》,声明如政府不接受市民要求,“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,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★”★。陈独秀被捕。
5月3日,北京大学学生在北大西斋饭厅举行大会,号召大家奋起救国。最终确定了四条方法★。
5月11日,上海成立了学生联合会,5月14日,天津学生联合会成立★。广州,南京★,杭州,武汉,济南的学生和工人也给予支持。
1919年1月★,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★,战胜国在巴黎召开所谓的“和平会议”,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参会。作为战胜国成员,我们并没有得到战胜国的待遇,而是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。
在学生被捕800余人后,1919年6月5日★,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★,以响应学生。
1916年,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★,找到陈独秀请求他来担任北京大学的文科学长一职。随后《新青年》便迁往北京。
在俄国的十月革命爆发后★,《新青年》又迎来了新的发展,先后发表了李大钊先生的《庶民的胜利》★、《布尔什维克主义》等两篇著作★,热烈欢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★。
《新青年》从1918年1月出版第四卷第一号起改用白话文,采用新式标点符号,刊登一些新诗,这对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文学创作的发展,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(四)5月4日上午,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北京大学AG旗舰厅app下载、中国大学等13校代表★,在法政专门学校开会决议下午在前举行集会和。
中方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★、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并且取消“二十一条★”等正义要求★,但巴黎和会无视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★,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。
在民国初年,陈独秀回国创办了杂志《新青年》,为中国带来了“德先生★”和“赛先生”,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★。
并且要求惩办“曹★、陆★、章”三人,最后学生队伍移至曹宅,痛打了章宗祥,并且放火烧了章宗祥的房子,这就是著名的“火烧赵家楼”事件。
北洋政府在面对社会各界的舆论压力,先后释放了被捕学生★,并且罢免了曹、陆、章三人,总统徐世昌也提出辞职。
1919年5月4日,北京各个大学的3000余名学生冲破军警阻挠,云集,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最早到达★。他们高喊“誓死力争★,还我青岛”★、“收回山东权利”★、“废除二十一条★”、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”、★“外争主权,内除国贼”等口号。
此次上海工人罢工波及各地★,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,京奉铁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举行罢工和。上海各界联合会成立,反对开课★、开市★,并且联合其他地区,告知上海罢工主张。
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。它的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,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前所未有的★。充分发动了群众,工★、商、学联合起来★,农民也有部分参加了,实际上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。
1919年6月3日★,北京数以千计的学生涌向街道★,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★,被军警逮捕170多人。学校附近驻扎着大批军警★,戒备森严。6月4日又发生了一次大型,被捕800多人。
这场爱国运动主要参与以及发起群体是广大青年学生,他们和社会其他各阶级人士通过、罢工、罢学的形式对抗政府★,对中国近代意义深远,影响巨大。
5月19日,北京各个大学同时发布实施总罢课。并且向各省的省议会、教育会、工会、商会、农会、学校★、报馆发出罢课宣言。随后中国各地也宣布罢课,以此来支持北京罢课运动★。